http://ctdsb.cnhubei.com/html/hbrb/20100121/hbrb968448.html,2010-1-21
【编者按】上海世博会湖北省专题论坛近期在武昌举行,论坛以武汉的标志白云、黄鹤为主题,主打自然和谐牌。我们城市管理研究专家卢新海教授应邀参加了论坛演讲,共同探讨湖北如何打造可持续发展的“两型”社会的城市。卢教授的发言被整理成短文发在湖北日报理论版上,以下是相关报道:
荆楚网消息(湖北日报)亚里士多德曾说过,“人们来到城市,是为了生活。人们留在城市,是为了更好地生活”。城市,是人们追求和享受美好生活的所在。但自上个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逐步进入工业化以后,随着工业的发展,工业化的推进,人与自然的平衡遭到了破坏,并一度出现了人与自然失衡的状况。我国在改革开放30年的过程中,因为过度追求GDP,出现了诸如自然资源日趋枯竭、环境污染加剧、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,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。在这种形势下,上海世博会选取“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”这个主题,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武汉一个特大型的工业城市,由于被长江汉水分割,使得城区大而泛,城市用地形态分散,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,而且城区内工业用地比例偏高,导致武汉人居环境质量不高。如今武汉所要打造的“两型社会”,就是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化道路,建设“紧凑型”城市,优化城市空间结构,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,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“和谐”共存,让环境更美好,让生活更美好,让武汉成为真正的宜居城市。
建设“两型社会”,一方面要节约资源,一方面还要环境友好。武汉坐拥两江三镇,城市湖泊密布,山峰迭起,是不折不扣的山水城市。在提高土地利用强度,建设紧凑型城市的同时,注重环境改造与建设,使武汉成为真正的山水园林城市。
人文环境的改善是武汉应该着力进行的。武汉已经成为全国的卫生城市,但武汉的脏乱差景观仍然不少;武汉的地域文化豪爽粗犷,但却也有陋俗的一面;武汉是全国大学生占城市人口比重最大的城市,几百万城区人口中,大学生超过100万,但武汉人尊重知识、创新进取的精神并不强。在这方面,武汉也应该向上海学习。
生活环境更是关乎市民生活,是城市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,而住房条件则是生活环境的首要因素。武汉的房价近年来增长快速,均价已经超过6000元,很多市民无力购房。上海的高房价已经使一些年轻人不堪重负,以至于一些青年才俊不得不逃离这个城市,武汉应该借鉴上海高房价的教训,不可以重演上海高房价的故事。